中国美术馆「压箱底」大展,世界级大师齐聚!展期仅10天,抓紧来看!
中国美术馆「压箱底」大展,世界级大师齐聚!展期仅10天,抓紧来看!
收藏
***
收藏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640.jpg


「展讯」

时间丨2018年6月27日-7月8日 12:00

地址丨中国美术馆 1、6、7、8、9、10号厅

票价丨免费(凭有效身份证件领票入场)


看什么?

中国美术馆「压箱底」收藏

来自全世界100多位艺术家的精品之作


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在全国范围都是很牛的,经常一出手,就办出别的展馆好几个大展的分量。


这次展览也不例外——直接为我们呈现的是世界级大师名作


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


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


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大卫·霍克尼、


安塞姆·基弗、马尔库斯·吕佩尔茨、约尔格·伊门多夫、格哈德·里希特

……


1.jpg


分量很重

熟悉艺术史的大朋友应该对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任何一个人都足以撑起一个重量级的个展。


涉猎广泛

涉及61个国家、100多位艺术家、224件艺术精品;

一个展览能看到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


展期极短

又是短短10天,一定抓紧机会。


但朵朵预计,不会像上次「壕展」那样排大队了,体验应该会好些……当然这只是我内心小小的希望。


2.jpg


这些大师 这些名作

为你挑选展览中不容错过的作品


朵朵之前发过一篇文章,看这个展览前一定要复习:


《一张图了解西方艺术流派》


国外艺术,尤其是进入现代时期,许多作品已经不能用「好看不好看」、「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它们更多元、更多义。中国美术馆目前公布了20幅展品,朵朵带着你,先一睹为快!


毕加索

用一生画的像孩子一样


毕加索我们很熟悉,他用一生的时间来表现多样的艺术形式,更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和代表者。《带鸟的步兵》明显的立体主义风格,很显出毕加索晚年创作的特点,扭曲的五官,夸张的造型。代表武力的剑与代表和平的白鸽,也体现了晚年毕加索对和平的向往与表达。


3.jpg

毕加索 带鸟的步兵 1971年


晚年的毕加索更加的自由,奔放。《人物形象》中抽象而随意的线条构成了画面中间女性的形象,没有色彩,单一的色调让人有种特殊的压抑感。可能在不同情境下,作者就会有不同的灵感来创作吧。


4.jpg

毕加索 人物形象 1967 年


葛饰北斋

用画笔记录日本


葛饰北斋,那个因「浪」闻名的大师。他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欧洲的很多印象派大师如马奈、莫奈、德加、梵高都受其影响。他的作品,用非常生活化的视角观察自然,亲切、和蔼。画面里的人物形象和自然风景具有装饰感、世俗化极强,有着浓郁的日本本土气息。


5.jpg

葛饰北斋 风景


安迪·沃霍尔

放大和复制也是艺术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领袖代表。波普艺术就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商标和名人照片进行放大和印刷不断重复,形成视觉商品。如《玛丽莲梦露》《可口可乐》等。


沃霍尔创作了一系列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的大型肖像画,这是其中的一件。画面人物右手支撑着头部,表情严肃。多彩的线条让作品呈现一种速写的风格,大面积色彩组合给人物也起到强烈的衬托效果。


6.jpg

安迪·沃霍尔 彼得·路德维希肖像 1980年


罗伊·利希腾斯坦

色彩+线条是他的风格


这又是一位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他的漫画与广告相结合的作品最为出名,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的静物作品。在他的画面中,静物相互交错、杂乱无章似地穿插在一起,拥有着直观的色彩和密集的线条。


7.jpg

罗伊·利希腾斯坦 柠檬立体静物 1975年


大卫·霍克尼

『果粉』老顽童


他被称为「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与安迪·沃霍尔齐名。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作品横跨了各种媒材,从绘画到拼贴,从录像到舞台。霍克尼也是「果粉」(苹果产品的粉丝),在七八十岁的高龄,竟开始用iPhone和iPad进行创作。这幅《横渡大西洋》,是他28岁风华正茂时创作的艺术品,画面中的水是他一生最爱的主题之一。


对了,这位最艺术老顽童还特别爱中国艺术。30多年前,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霍克尼花了3个多小时观看了《康熙南巡图》,这天被他形容为“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

 

8.jpg

大卫·霍克尼 横渡大西洋 1965年


萨尔瓦多·达利

怪异梦幻的超现实主义


达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用它怪异梦幻般的作品,吸引了无数人。《农牧神 人头角》这件青铜雕塑,塑造了罗马神话中牧神的形象。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说,「(它)将牧神微醺时迷醉的状态,集中表现在头部形象上,形体则呈现出扭曲的变化,从中不难看出达利一以贯之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9.jpg

萨尔瓦多·达利 农牧神 人头角 1973年


凯绥·珂勒惠支

黑白的力量


珂勒惠支是19~20世纪最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14岁时即开始学习绘画。1889年和在贫民区服务的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她的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状况。她的作品大多数看起来,都让观众难过极了。而这一幅《 面朝右侧自由像》,珂勒惠支在画面中表现了自己老年时期的侧脸,是一幅历经沧桑后,平和的脸孔。

10.jpg

珂勒惠支 面朝右侧自画像 1938年


利朗嘎

古灵精怪的乌木雕


西泰尼在斯瓦希里语是shetani,意思是「精灵神怪」。这类雕塑是坦桑尼亚雕塑艺术的精髓,也是很多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灵感来源。曾有旅行家说,去非洲一定要去坦桑尼亚,到坦桑尼亚一定要去看乌木雕。


11.jpg

(坦桑尼亚) 西泰尼 乌木  1970年


安塞姆·基弗

悲怆而沉重


这幅河边风景昏暗而神秘,它的作者安塞姆·基弗,是一位致力于用绘画表现德国大事件的画家。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首诗,讲述了西哥特人的统帅攻占罗马后,想摆渡去非洲,但由于供给匮乏,死在半路上,并被埋葬于布森托河边。这里并不是真实的景物描写,艺术家想借此概括地反映战争事件及人类的悲剧。

12.jpg

安塞姆·基弗 阿拉里希的坟墓 1975年


耶尔格·伊曼多夫

马克思、斯大林、列宁、毛泽东


伊曼多夫在20世纪60年代属于柏林画派。他亲身经历了德国的分裂,画的右上方是马克思、斯大林、列宁和毛泽东的头像。在画中,作者让每个民族的伟人登台、会面,而实际上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会面。

13.jpg

耶尔格·伊曼多夫 德国咖啡馆,好(3/10) 1983 年


格哈德·里希特

我要创作照片

盖哈德·里希特,他将绘画的开阔性的构图,无边无际的地平线题材,表现浓郁平静的自然情调同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传统联系起来。他据自己拍摄的照片画了一系列风景画,再现了莱因平原上一天不同时间的各种画面。


他说过:“我不是要模仿照片,而是要创造照片。”

14.jpg

格哈德·里希特 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 1969年


爱德华·韦斯顿

我要让别人都知道我的名字


爱德华·韦斯顿是人体摄影史上最具知名度的摄影家。1911年,韦斯顿在小城Tropico开设摄影工作室说:“我要让别人都知道我的名字,这无关于我所在的地方。”


这张“闻名遐迩”的照片,是一只经过挑选的青椒,韦斯顿将它最为扭曲的一面在灯光下完美的拍摄了下来。


15.jpg

爱德华·韦斯顿 青椒,第30号 1930年


安德烈·梅尔尼科夫

美术界的艺术泰斗


安德烈·梅尔尼科夫,世界顶级艺术大师,现实主义学派巨匠,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大师。他曾获得了国家艺术最高奖——列宁奖章,是美术界公认的艺术泰斗。他钟情于古俄罗斯壁画和东方绘画,因此在色彩语汇上做了大胆的革新。


16.jpg

安德烈·梅尔尼科夫 静 1987年


皮埃尔·卡隆

童趣与天性


《时髦女郎》是2015年初法兰西首席院士皮埃尔·卡隆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四件作品之一。卡隆的艺术以表现儿童和风景为多,洋溢着无穷的童趣意味。其意味重在对人与自然中“善”的挖掘。


17.jpg

皮埃尔·卡隆 时髦女郎 2009年


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隆

内在的崇高性格


这幅作品的主角你一定不陌生——出现在我们教科书中的达尔文。但你大概不知道,它的作者是一位女性摄影师。卡梅隆48岁开始从事摄影,她的拍摄对象,大多是亲朋好友和社交圈中的名人。那时,英国的许多科学家、诗人、画家、发明家,都应邀到怀特岛的玻璃屋里做客,并留下了一张张不朽的肖像。


18.jpg

卡梅隆 查尔斯·达尔文 1880年


佩德罗·梅耶尔

墨西哥现代摄影先锋


佩德罗·梅耶尔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要说“PS”技术的祖师爷,你大概有点概念了~从早期的社会纪实摄影,到后来不断尝试的数码合成影响,这位伟大的摄影师一直在现实和虚构间游走创作。绝对称得上是世界摄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面这幅摄影作品的主角,你可能不陌生——阿根廷的著名诗人/作家博尔赫斯。


19.jpg

佩德罗·梅耶尔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1973年


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

来自白俄罗斯的美景


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是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的馆长,这幅《父母的故土》,是2017年4月,他亲自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作品。它的颜色非常鲜明,黄、蓝、绿:沉清澈的蓝是白俄罗斯山水文化的象征;热烈明朗的黄是白俄罗斯民族性格的象征;黄和蓝调和在一起就变成绿,是永恒的、自然的美,是和平与美好的象征。


20.jpg

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 父母的故乡 2016年


芭芭拉·摩根

追寻『瞬间的燃烧』


这是一位世界级摄影大师,也是女性摄影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下面这幅作品,我感觉有着摄人心魄的魅力,舞者是玛莎·格雷厄姆——现代舞奠基人之一。芭芭拉·摩根从1935年她开始拍摄格雷厄姆,可以说是她标签式的作品。拍摄舞者,对她来说就是“追寻的是那种‘瞬间的燃烧’” 。


21.jpg

芭芭拉·摩根 玛莎·格雷厄姆 - 致世界的一封信 1940年


马尔库斯·吕佩尔茨

德国国宝级艺术家


马尔库斯·吕佩尔茨生于1941年,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也是一位通才,绘画、雕塑、作诗、钢琴爵士乐演奏无所不通。这位德国国宝级艺术家的作品里充满了晦涩隐喻,他自己也说:“我的画里充塞了对于未来的秘密符号,我自己不懂,观众也不明白。”‍♀️


22.jpg

马尔库斯·吕佩尔茨《静物画:渔夫之死》 1977-1978年


这次展览的主题在于「文明互鉴」,中国美术馆来办,也确实是最合适不过。


因为,在展览期间,除了外国艺术品,你还能在典藏的中国艺术精品中畅游。


来,我们为你推荐几个同期不容错过的好展览


1

匈牙利当代艺术展

23.jpg

中国美术馆丨13—17号厅

2018年6月17日-7月20日

免费


这个展览是中匈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展览以匈牙利的当代艺术作品为核心,可以说是当代艺术家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的全新创作,拟展出99件架上艺术创作及24件雕塑作品。涵盖波普艺术、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及现实主义等多种流派与风格。


2

韩乐然诞辰120周年

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

24.jpg

中国美术馆丨19—21号厅

2018年5月23日-9月3日

免费


韩乐然是20世纪上半叶的著名艺术家。他1947年因飞机失事去世,传世作品经家人保存于1953年捐赠给国家,后入藏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素描三个门类,共135件,大部分为1940年代西部写生和丝路考古临摹作品。


3

宝藏经典、活化精神

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Ⅱ

25.jpg

中国美术馆丨六楼 藏宝阁

2018年2月2日-12月30日

免费


美术馆六楼原是内部的一个资料室,经过改造后,展出的作品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名作,所以称之为藏宝阁。这次展出的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大家的国画精品11件,油画11件,雕塑4件,依然从审美角度萃集小幅经典,由“小”切入,让我们了解大师们何以将平凡的生活化为艺术的形式。



实用信息

26.jpg

中国美术馆

开放时间: 9:00 - 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场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咨询电话:010-64001476

网上预约免费参观票办法

网上每日开放限额2000张预约票,预约地址:

http://www.namoc.org/ucenter/bookinfo.jsp

(请在电脑端复制地址打开网站)

现场领取免费参观票办法

1、 现场每日发放限量4000张免费票。

2、 观众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军官证、护照)1人1次可领取当日免费票1张。

3、 领票时间:9:00——16:00

4、 领票地点:中国美术馆领票处。

5、 当日限量票领取完毕,即停止发放,停止入馆。


短短10天的展期

和中国美术馆快约快约!


温馨提示:天气炎热,做好防暑措施哦~


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