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惠荣,男,一九四六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名誉主席,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助教授,北京大学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助教授,中国美术研究会研究员。自幼喜好涂鸦,但生不逢时无缘选择自己钟情的绘画艺术,尽管如此,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却痴迷不改,长期自学后拜苏州吴门画派传人顾荣元为师,研究国画山水,几十年来在中国山水画田园里默默无闻地耕耘,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尽管山重水复仍不坠青云之志,潜心研究探寻艺术真谛,执着追求之志不渝。
在几十年的研究中,系统临摹宋元朝明清的名作,并在泼墨之余,认真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散文,使自己的文化素养有了提高,同时对中国画的理解及驾驭笔墨的能力不断加深,作品风格在继承吴门画派儒雅秀润的基础上逐步追求古拙.仓率.平淡真趣.萧瑟空灵及雄浑大气之美,并不断学习探索,提高自身修养、积累生活、丰富阅历、锤炼笔墨,逐步实现风格的蜕变,完善自我。
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展中获奖,并被国内外机构、个人收藏,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当代中国画投资指南等作品集。多次捐赠作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被相关部门授予杰出慈善事业家荣誉称号。
泼墨雄起写云山 品尝居惠荣山水
居惠荣经过三十多年拜师学艺,较为系统地临摹了宋元明清的名作,并在泼墨之余喜读中国古典诗词散文,使自己的文化素养有了提高的同时,对中国画的理解及驾驭笔墨的能力不断加深,作品风格在继承吴门画派儒雅、秀润的基础上逐步追求古拙苍率、平淡天真,萧瑟空灵之美,笔墨淋漓酣畅,放荡不羁,苍润中浸透静雅之气。
居惠荣的山水中多设点景人物,以山中隐士、和尚为常见,且姿态各异,有小桥边漫步,有溪旁垂钓,有仰望太空,有坐看云起,富有诗意耐人寻味,表现其归隐田园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读他的画,使人震撼,使人沉思,使人仿佛进入世外桃源,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古典的诗意美。画面的幽静、闲逸,让每一处落于生宣上的墨块保留着最自然的韵味:
墨色润泽,而又浑厚苍茫。如《唐人诗意》以古人诗意入画,加入新时期的信息与笔墨,以时代的梨铄划开历史厚重的土地。画面远处以石绿、朱砂赭石点染山形坡石,并以白粉写出云海,在树木轮廓之上也出现了留白,画面斑斑驳驳;近景林木水草、苔点红树,用笔率意疏落,自然而有韵致。能挥洒自如,灵活妙用,别具一种生动清新的气韵。《松阴高士图》构图饱满,景物繁多,衣袂飘摇的高士,拄杖而立,置身于风起云涌的背景中生动传神。画面上部大笔挥写山体,水口处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结构坚实而又富于变化。下方水面平静,一艘小船停泊岸边。图右下方巨石勾画皴擦多苔点,两棵苍老的松树,树干伸向水面,拂过云气,朝向幽幽的远山,掩映着茅屋一间。高士拄杖观瀑,侧耳倾听,其情悠然,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荏”之概。湍瀑从耸天削壁而下,承以急流碎石,泉声浮荡于画里画外,有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磊落情怀。挥洒的笔墨更显示了画家作画时胸中丘壑奔泻于纸上的生命激情。
居惠荣爱从远近高低各个方面观察对象,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俯仰自如。以粗犷.劲挺的笔线,顺逆飞动,勾祈皴擦擦,线条长短互用,凌厉斜坡,近似传统荷叶.乱柴效法而又有所创发新变,产生出“元气淋漓嶂犹湿,真宰上诉天庭泣”的艺术效果。其山水作品表现他人文幽怀中的人格涵养,及宇宙的幽奥.深沉。虽然居惠荣艺术已卓有成就,他仍脚本踏实地。默默无闻的耕耘,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锤炼笔墨,执着探求艺术真谛。这就是居惠荣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也是其在当代艺术市场上持续占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