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艺术必须打好地基,才能与时代对话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艺术必须打好地基,才能与时代对话
收藏
***
收藏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北京当代环球书画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目前的陈宗麟中国画作品展“国粹丹青”,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水墨京剧人物画作品,为我们深度了解新的水墨表达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目前的陈宗麟中国画作品展“国粹丹青”,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水墨京剧人物画作品,为我们深度了解新的水墨表达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展品精选自黑龙江省美术馆多年来的珍藏,齐齐哈尔大学美术教授陈宗麟的作品。作为导览人的陈教授,在采访中与我们分享了他对国粹丹青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他的“京剧国粹”这样入画

每次走进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总会不知不觉将你带到神圣的境界中。作为西安最大的美术专业博物馆,陕西美博在建造之初就融合了中西的设计元素。正如这座建筑所承载的开明与传统的庄严感,陕美博在近两年亦推出一系列馆际交流展览,以此增进馆藏精品的活化能力和共享水平,而“国粹丹青”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

展览的作品选自陈宗麟先生的水墨京剧人物画,他以“创变”的艺术思路表现中国艺术的意蕴。京剧是国粹,水墨亦是国粹,陈宗麟先生出神入化地以新的水墨形式,表现了京剧艺术的神韵,传续了华夏源远流长的国粹精神。这次展览正是他捐赠给黑龙江省美术馆的个人捐赠展,也是他近期的代表作品展览。

自2008年起,陈宗麟先生将长期积累的丰厚专业知识储备和对于国粹精神的深入思考,付诸于创新的文化探索与笔墨实践,聚敛符合汉文化审美预期的形式美感与美学品格,潜心研究新的水墨表达方式,结合夸张的变形以及京剧舞台的特有造型因素,通过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重新阐发了水墨这一艺术形式的个体表达,意境更为粗犷大气,实现了画家审美理想的自我回归和本色阐发。

京剧戏目·杨门女将 123×245cm  2016

展厅中首当其冲的是京剧戏目杨门女将,画面上作者将原舞台京剧特色运用大俯视场面充分展现,充满形式感的色调在整体画面中呈现对比性,古朴的线条映衬人物情绪变化,色的把握和构图、造型方面,也力求使之具有工整考究而又具有民族特色。这种非传统的绘画手法细腻的呈现出人物复杂的心态。

红娘 179×48cm  2015

穿过进门屏幕的四个圆柱放置着一位灵巧秀美的艺术形象。传统的水墨画中很少涉及以国粹为主题的题材,而艺术家选择描绘国粹历史以此来挑战丹青人物画的公认规范。

徐策跑城 179×48cm  2015

而在展厅二层,这种对于差异的思考更加深入,并介入与空间的对话中。《徐策跑城》是京剧传统戏《薛刚反唐》中一折。老三麻子及周信芳的代表作。作品占据了无象空间,整幅画为半抽象,人物面部通过抽象手法带你进入无象意识,畅想时间与空间的历史渊源。技法上以瓷碟代笔,风简骨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呈现了一种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意。

长坂坡 181×143cm  2015

三岔口 107×97cm  2015

作品关注传统历史、人文街边的碎片,他为此次展览在现场演示作品的创作过程,独创碟墨、创变绘画手法重复出现,以此探讨在当代国际化的进程中传统水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提升、错置的。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交汇的语境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和丹青艺术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而陈宗麟对当代水墨艺术的艰苦探索,则给我们美术界带来新的视觉,带来更多思考和启迪。

陈宗麟,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市,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教授,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作品有《神兵怒火》《降龙记》《苦难琴师》《血溅津门》《无脚将军》《雨鼓石》《仰观天象》《磨刀石》《极地梦》等。2008年后潜心研究以瓷碟代笔,独创“碟墨”画法,融民间朴拙和大写意于一体。

公教活动对艺术的推动

  此次展览作品来自黑龙江美术馆藏品,来到陕西资源共享,促进了艺术家的文化交流。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因在外地,马为民副馆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公益性的美术馆,我们尽可能地让藏品走出库房,让藏品活起来,与更广泛的公众见面,起到美育的作用。黑龙江美术馆此次巡展,这本身就是一种担当,让陕西的观众不出陕西就能看到原作,也是服务于陕西观众的具体体现。

  陕西是十三朝古都,所以收藏和保护是陕西省美术博物的立馆之本。没有藏品,美术馆就没有灵魂,其他功能的发挥会大打折扣。这里一直重视收藏,特别是对长安画派第一代、第二代以及民间美术的收藏,也有全国各地优秀作品的收藏,件件有学术价值。本次陈宗麟先生捐赠的作品,是对我馆收藏工作的最大支持。藏品进入美术馆,也就进入了国家图录库。

  美术馆如何加强互动,实现同频共振呢?马馆长说,进一步加强馆际间的交流互动,包括每年的“请进来,走出去”,我馆每年至少有近10场省外及国外优秀展览进行展出及5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馆与黑龙江省在之前的展览交流互动中,我馆的“对话兵马俑—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在黑龙江成功举办,不仅是两馆之间的交流,还是两省之间多个方位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国外,艺术公教活动的运营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代中国,艺术更是依赖专业人士及爱好者的追捧,譬如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渐渐走向国际化,而公共教育活动更拥有极高规格的学术研究,同时有收藏支持传统创新的艺术。

公教活动不仅涉及艺术生产、汇集和传播过程,而且在全球化时代中,对文化艺术传播广度也早已超越了国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当代艺术思潮的走向。

(转载自文化艺术网)



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