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宗星,男,1955年10月生于重庆市巫山县。中共党员。本人系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先后发表各类论文90余篇。中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会,中国校园文学艺术界名典编委会授予“全国百优校园文化艺术名人”并入编由贺敬之题词《中国校园艺术界名典》一书。现受聘为北京艺海丹青书画院名誉副院长,签约书法艺术家,被登载《中国艺术收藏》杂志封面。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燕山华文诗歌协会会员。先后获得各类荣誉和成果奖励100多项。获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与科技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被评为“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被《中国教育报》聘为调研员,《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特约编辑,《小学语文教学》特约研究员。
参加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重阳书画展组委会与书法报社举办的第九届中国重阳书画展,获得铜奖并入编《2016年当代书法家名录》,2016年8月参加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中国诗书画家网和羲之书画报·诗书画家编辑部举办的第六届“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艺术大赛,获得金奖;参加第四届“伟人颂·中国梦”全国诗文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获2016、2017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一等奖。2017年参加由中州东坡书画艺术研究院、书画河南网、中国书画家协会河南分会、“中天教育杯”全国书画大赛组委会联合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中天教育杯”书画大赛铜奖。
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首创鸿恩小区 聂宗星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从古至今乃至将来都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之性灵、溢优美之芬芳、凝睿智之妙趣,人们在欣赏中足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学习书法能丰富人的头脑,提高整体素养,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其灵机,创物我同心,表海阔天空的心境。
书法是抒发情感的工具
书法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便是一种美的精神享受。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笔者以为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二)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积累,传承其创作体验。(三)书法作品是情感体验的抒发。凡关注于创作之中,其学习、生活与情感经验等阅历,关乎能否诞生优秀作品之重要性。齐白石先生66岁才成功而出名。因此,学习、生活与情感等阅历乃书法创作的根基。
必须具有虔诚的学习态度
应虔诚地学习具有代表性的传承对象,以古人的经典为榜样,触类旁通,潜心去体验,去探究,全神贯注的用心去感悟,同古人对话,要像吃美食一样,通过消化吸收,变成自身的营养,才能真正有收获!比如,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一种字体为主要学习与钻研方向,以其他字体为次要(只做娱乐、尝试性)的探究;选定一种著名书法家的字帖进行主要的临摹与钻研学习,以其他字帖做参考性与尝试性的学习,以之补充营养。只有运用这种正确的有效方式去研修,去创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走偏。
书法是一门传统的艺术,不同于摄影之类的艺术,书法应将传统的东西传承好,应力戒急于求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规范的任意发挥,虔诚的态度不够,功力不够,就想出大作,一举成名!那种有悖于常规的做法尤不可取!例如(低俗的人写不出高雅的字),文中点出了当今书法界的乱象!
http://www.toutiao.com/i6351316814357594625/
学习书法没有什么特殊的门道,最主要的诀窍就是坚持不懈的练习,在练习中用心去感悟,于感悟之中提升练习效果!就像每天要刷牙一样,把学习与创作融入生活之中……
艺术源于生活,养成体验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素材,将创作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艺术的能力去展现生活,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去体验,用艺术的方式将传统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去体验别人所没有体会到的,把传统的东西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才叫艺术,运用这种艺术才能精心创作出精良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创新,以之提升并达到高境界的品位!
总之,学习书法艺术,最紧要的是充满信心和决心,逐渐形成一种艺术自觉,只要善于投入,方向正确,并坚持下去,你就一定会大有收获。与此同时,学习书法艺术,一定要心存高远,必须学会走自己的路,学会融会贯通,借鉴与传承中华传统经典的东西,养成自己所独到的艺术修养,你就将成为一位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艺术家!